近日,筆者收到最多個案查詢,一定離不開PTSD (壓力後創傷後遺症)這個關鍵字。為什麼不是抑鬱症、驚恐症、焦慮症,偏偏是PTSD呢,相信跟「創傷」二字脫不了關係。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創傷,從白色恐佈到血色恐佈,一幕幕的衝擊腦海的映像,令人猶有餘悸。
受傷的案主也漸漸「浮」上來了,紛紛拿著PTSD徵狀對照表來問筆者,「姑娘,我有PTSD嗎?」。筆者相信,按照在DSM-5(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大部份香港人還沒有到確診PTSD的狀態。筆者亦不喜歡以是否確診來判斷一個人的情況。首先,徵狀對照表是用來提醒自己的心理健康是否響起警號。在傳統心理學之中,判斷一個人是否心理有疾病是主要任務。筆者很討厭主流心理學與心理疾病掛鈎的論調。作為輔導員,每一個輔導員都有自己喜愛的學派,而筆者更為喜歡沒有假定/尋找人心理有問題的正向心理學。假使,你今天被確診了PTSD,你會接受自己服用精神藥物嗎?還是你願意付出$800一個小時接見專業輔導?還是你會在telegram上找一位情緒支援的人訴說自己的痛苦或是在討論區開post「放負」?
正正是大部份香港人,其實接受不了「確診」後所面對的身心壓力。所以,筆者對於個案查詢自己有沒有PTSD時,也不會決斷的說有還是沒有。把案主認為自己已是PTSD的事情轉化成臨在的心理狀態,以陳述的句子讓案主講出自己的心理情況。這樣子,更能讓案主對自己的狀態有把握,更能讓案主有動力改變心理的「創傷」。簡單而言,重點不在於有沒有患上PTSD,而是如何面對這種很受傷的心理狀態。甚至在克服受傷的心情後,如何令自己變得更好,活得更快樂。這在心理學中稱為Post Traumatic Growth(創傷後成長)。
運用非暴力溝通,與受傷的內在自我對話
近日筆者接觸到非暴力溝通,有些地方與筆者在家庭輔導工作上常常使用的薩提爾模式類似,卻又感覺比薩提爾模式更簡單易懂。相信沒有學過輔導的人也能夠自助。非暴力溝通模式有4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剛才筆者提及以陳述的句子讓案主講出自己的心理情況就是屬於觀察。觀察不需要判斷或評估。所以,當你與自己內在對話時,多多留意自己有沒有下了判斷。如果害怕自己沒留意的話,嘗試用文字幫助自己。在整個內在對話過程中,保持不批判的狀態,留意自己的感受及問問自己,這個感受背後的需要是什麼呢? 這些內在對話的練習,都能夠好好幫助自己疏理抑壓而混亂的情緒。
關於非暴力溝通的細節,大家可以讀讀馬歇爾.盧森堡的著作。未來,家家輔友亦會舉辦工作坊讓大家靜靜細聽內心五味雜陳的情緒。
結語︰重點不是病 是你如何面對
我們喜歡尋找問題,定義問題,卻鮮有想到如何正面地面對問題。我們總是說這樣子不行,那樣子不行。其實什麼方法都也許可行,只是我們一意孤行了。問題從來不再問題身上,而是我們怎樣面對問題。對於每一位來詢間筆者︰「姑娘,我有PTSD嗎?」的案主,願你們能夠明白,你們是否PTSD患者不重要,重要是你如何處理這一份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