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星宇這個名字,近日在新聞媒體不停出現。原因之一,他犯了罪而他又是政黨成員,自然引起公眾的討論。筆者作為一位輔導員,在大眾「食花生」之餘,嘗試跟大家分享一起這個 what if︰假如他坐在你面前,你就是他的輔導員,會怎樣開展對話呢?
輔導員的首要工作和條件
輔導員有機會面對不同的案主,案主也許是好人,也許是嫖客、是罪犯。不過,輔導員和法官不相同,不能以道德批判案主。假如有學過輔導就會知道「非批判態度」是輔導最首要的元素和原則。簡單的比喻說是「非批判態度」就是我們有了一副平光眼鏡,在沒有任何雜質下去看待案主。不過,人始終不像機器,往往都帶有些微個人主觀去看人,所以輔導員就是訓練自己利用不同技巧處理個案,避免把個人主觀和情緒影響輔導。
鄺星宇的背景,在社會紛爭的氣氛下,就很容易令人帶有批判或成見。他的政治背景、精神狀態、性取向,每一樣都可能令輔導員作出一些前設(assumption)。而輔導員個人的素質就顯得非常重要︰真正做到不帶批判,才能夠從不同角度理解人性、理解一些被社會標籤為「惡」的人。
另一個輔導員必備的條件,就是同理心。同理心一詞相信大部人都聽過,不少中學生都在課堂上學習到。相比起「批判性態度」︰這種人有人性下,難免完全不批判的狀況,同理心相對容易培養得多。根據哈佛大學研究,同理心是奠定小朋友未來成功基礎。而筆者作為一位輔導員,回想過去的自己,亦覺得同理心的增強,會比較不容易妄下斷論,凡事會想先聽聽別人的看法、解釋,再加以追問,才對事情蓋棺定論,這不就是「非批判態度」嗎?
這兩樣條件,是為了與案主建立信任,向對方展示真誠,希望對方能夠將心裏說話都告訴自己。試問如果你面前的人是不信任你、批判你的,相信你不會願意開口對話。鄺星宇的行為、背景,在他犯事後在媒體和網民的放大鏡下無所遁形,但若我們細心想想,是因為什麼會令一位年青人有這樣的行為?這些年來,他是怎樣過的?假如你是鄺星宇的輔導員,他又是怎樣的一個存在?是政治敗將、民建聯的人、同性戀者、憤青,還是一個人?
黃藍的背後 輔導從來不是非黑即白
在今時今日,我們對於和自己立場不同的人,處事手法已經變了個天。在輔導工作、專業守則(code of ethics)不變的情形下,筆者就見證著「黃藍」就如社會大眾玩換裝娃娃一樣,把人換上不同標籤。輔導的其中一項精神,就是尊重人的獨特性。人性是多面、敏感而複雜的,沒有完全的好人,也沒有完全的壞人。即使是可恨之人,亦有可憐之處。就以鄺星宇的事情為例,大眾扒開他的過去︰同校師妹的爆料、限時於telegram分享他的私密相片、談論他的性取向。似乎沒有人願意了解或者細思鄺星宇作為一個平凡人,他的需要、感受、想法。或者平靜下來,我們會看見他和你我一般在事業上不得志的憤怒、會看見他是如何鑽牛角尖,以致走火入魔、感情上的脆弱和無力。有些情緒和人生經歷,是無論「黃藍」都有的。這些人類共有的情感往往說不清、講不明,時而矛盾、時而軟弱。在「黃藍」之下,我們漸漸合理化這樣的行為,凌駕了黑白﹔黑白是絕對的,但人性有溫度,更多的是「灰色地帶」。
又一年的大學聯招近了,心理輔導的學科從來都是莘莘學子的熱門科目。不少年青人希望投身助人行業 (helping profession),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年輕人,都可以一同思考什麼是人性?作為助人者,自己應該抱有怎樣的態度和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