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家庭與社區參與】

近日,筆者的機構招募實習學生,反應十分熱烈,出乎團隊的意料。經歷一輪「選擇困難症」,逐漸篩選進入面試的同學。筆者已經距離要「搵intern」的日子有一段歲月了,自己也是頗珍惜在面試時多多了解年青人的想法,以及對社會的想像和了解。趁記憶猶新,趕快記錄一下。

新一代年青人公民意識增強

對比起香港經濟飛昇的年代,有不少同學表示十分希望到社會企業及非牟利機構實習或工作,表示其中一項工作的期望是「有意義」。這是一件令人感動的事,大家要知道,一般在這些機構工作的回報不是很多。大學生願意主動與社區連結,某程度是委身於社區之中,這是正面的訊息。

不過,光是有心又夠不夠呢?同學自身與社區不同議題的「親身接觸」足夠嗎?顯然是有更多更大的空間讓同學再了解、思考不同社區人士的需要。例如,家家輔友是以雙職家長為服務受眾,在面試中有很多同學的父母都是雙職家長,但只有少數明白和了解自己雙親正在面對的壓力及困難,或者能夠從自己的感受扣連服務之上。

筆者還記得有一位同學的發問,覺得她問得很妙。她問道︰「為什麼妳會以家長為服務對象呢?一般很多人都會以兒童及青年作服務啊?」這位同學的問題把筆者的回憶拉到大學時期,十之八九的同學都會選擇兒童及青年服務作實習︰一來感覺自己容易應付﹔二來同學會認為兒童是社會未來的棟樑,這是有使命感和熱血的工作。到了碩士時,身邊的同學都各有不同背景、年紀,有不同人生經歷,對社會有了不同的解讀,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選擇兒童及青年工作了。

面對初生之犢、赤子之心,我們猶有憐愛。可是,一個社會這麼大,總有一些難纏、掙扎、無奈的人與事,沒有那麼陽光,有些可恨但又可憐的故事。年青人如若想對社區有更深刻的認識,不妨走出自己熟悉的朋友圈,接觸更多你所未知的東西。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你的家庭、你朋友的家庭入手。

參與社區從家庭開始

一個家庭,有長有幼,人生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需要。如果年青人能夠在自身的家庭有緊密的連結,了解不同家庭成員的社會需要,這就是最活生生的社區參與。例如,你有一位祖父母或太祖父母,需要入住老人院舍,作為年青人不如試試了解香港老人院舍制度、職員的分工或階級、軟食餐又是什麼呢?

好像筆者在面試時問及有關家長的需要時,有不少同學都回答家長工作繁忙、缺乏時間與子女溝通,未必明白子女的想法,會催谷子女上興趣班或強加自己想法到孩子身上。換位思考一下,當父母的所思所想又是什麼?又是否每一位父母都是「怪獸家長」?筆者相信當父母的都不願看到孩子為課業壓力而受罪,近年Happy School開始受家長歡迎亦不無道理。家長同樣是「當局者迷」,面對教育制度、升學計分制度,有時或許手足無措。在媒體的主流描述以外,更多的是一個個沒有能力與制度議價的父母親,為養育孩子有著複雜的情緒摸著石頭過河。

輔導的首要重點是同理心。筆者在此鼓勵各位有意參與社區服務的年青人,帶著同理心,了解及發掘更多與你共同生活在這個社會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