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know how I feel】打開內心既大門 搵到情緒嘅出口

「日日返黎都係我一個人睇住對仔女,
同個大既溫得書黎,又要照顧個細既,
點解無人會體諒下我既辛苦同攰,
我想要人真係明白我同體貼下jei」

「我都日日咁捱但真係一句怨言都無,
返黎都係想大家係屋企開開心心咁生活同成長,
但我做過gei野次次都唔滿意,我都好氣餒ga」

某位老朋友

每日在家庭、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大小事項,可能是一餐美食的快樂,或者不如意表現的擔心。從事件的發生,到我們的認知去了解和詮釋它,讓我們有種種的情緒,或喜,或憂。亦好像電影《反轉腦朋友》中總合了五位腦友角色,可以再分為:阿樂(Joy)、阿愁(Sadness)、阿燥(Anger)、阿憎(Disgust)和阿驚(Fear)。有時更多複雜的情緒,好像這樣很難講清楚,如果要形容得更貼切的話,我地就要認識更多的情緒字詞。這不單是語文,也是文字幫助我們如何認識這個狀態。

具有情緒健康的人能夠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情緒與愛心,同時也能以冷靜、理性和客觀的態度去處理困難與挫折。此外,也能充滿信心地面對挑戰及逆境,若有情緒不穩定時,也會懂得尋求協助。當不開心的感受影響到生活時,嘗試讓別人知道,使感受得到釋放 ,而且可能得到別人的意見及開解。

建議當自己情緒有變化時,嘗試傾聽自己的感覺,明確地形容給自己聽。還可與人分享、表達自己的感受,包括正面和面負面情緒。

(閱讀全文…)

【I choose how I say】善用內心的自我對話,開啟生活的每一天

「我昨天是不是表現得很差呢?其實我希望那樣那樣做的」、
「我這個外表既不像別人俊朗,加上人家談笑風生般才會受人接納吧。」
「一會兒的面試,我一定很難通過吧!」,
「我現在會這樣這樣做,這樣做到的,去做吧。」

原來我們除了和別人的對話以外,有沒有過留意可能有更多聽不到的,在我們腦海中的內心聲音,每天與我們自我對話?

與內心的聲音來一場對話?

這些自我對話其實都是我們思考和意識的一部份,你可能已經能夠留意到它,但它也可以像自動化的思考一般自然直接。這份內在的聲音可以幫助我們。好像運動場上,透過激勵性的自我對話,可以鼓勵我們加把勁去克服困難、超越極限。指導性的自我對話,也可以日常生活中幫助我們回應當下狀況,短暫的記住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也有能夠讓我們反省過去,對目標達成度進行評估,提醒我們關注目標。預演未來,遇到任務時進行推演和練習,幫助我們做出正確選擇。而內心透過說話式的陳述,把生活故事化,亦是建構著我們的自我認同。

而我們的自我對話並非總是一致的,隨著每個人的不同成長經歷、習慣而發展,有著不同的特質。小時候我們可能從家庭、學校,對我們的說話之中,有意無意地吸收了很多對自我的觀念。這些可以是一直幫助你面對那時候的處境、無論是應對或接納、甚至幫助你成長。但無意之中,它也可以令你讓你帶來消極的作用。

首先,如果能夠在日常中留意自己、了解到底內心會經常說著怎樣的話。認識這些自我對話的不同形式和影響,例如我們接下來會提及的積極 (Positive) 、消極 (Negative) 的聲音,或者之後我們會提到,具備自我慈心 (Self-Compassionate) 的聲音等等;然後我們可以作出選擇,選擇怎樣與你內心的聲音對話;並且嘗試作出行動,向你所想的方向而改變。

(閱讀全文…)

【I am what I am】除下口罩時,如何告別容貌焦慮與接納自己

疫情令口罩成為大家外出必備之物,從早期開始要為「戴口罩後一直長痘痘」的口罩肌而擔心。然後,慢慢學會挑選舒適透氣、合適自己的質材、保持清潔衛生、勤換口罩;到現在,逐漸有更多機會脫下口罩。但原來,有些時候,這反而可能會令人感到擔心,因為對展露自己的外貌而不習慣。

對於我們自身的身體形象(Body Image),甚或對於外表的容貌焦慮 (Apperance Anxiety),在近年 Web2.0 的社交媒體普及年代,人人都是網上瀏覽及發佈資訊的一員,除非深入了解的朋友,否則一般透過社交媒體只會看到許多由別人選擇發佈、最好的那一面。加上修圖軟件的便利,我們看到更多的「俊男」、「美女」,自己亦都可能更習慣去仔細挑選過、修改過,至最滿意,才發佈自己的樣子。

而 COVID-19 在這兩、三年間,令人們在現實的社交中,一直在口罩的保護之下。脫下口罩的面對面相處,反而對過去幾年正值成長、體驗社交的兒童和少年,變成是需要適應的轉變。同時,疫情造成更多實體生活中的隔閡,令社交媒體上的形象,成了我們所接收和表現的外表。 如果用 Influencer 的形象,和自己上堂開會 Zoom上的形象作比較的話,又是否一種不必要、過份理想化的要求?而對自己做成壓力呢?

(閱讀全文…)

【We are what we eat】一日之計在於食

“We are what we eat”,飲食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相信大家都理解的;但我們的心情呢?原來都可以與飲食相關。如果平白無事拖著肌腸轆轆的疲憊身軀,又怎會有愉快心情呢?怎樣吃,吃什麼,食物的味道、賣相、印象、文化,至個人的記憶,對有與飲食怎樣影響我們調整心情有關。

但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的飲食法,有時讓人在吃與不吃什麼都會困惑,但我們仍可以留意一些主流的研究。如果你是習慣性跳過早餐,留意普遍的研究還是認為這是與健康風險相關的。在心理方面,針對青年人所做的研究中,不吃早餐,與憂鬱、寂寞感、睡眠問題等的「比值比」,都較有早餐習慣的人顯著地更高。 另外,有研究發現青年跳過早餐與焦慮方面的關係也同樣顯著。而無論成人、青年,都顯著更多出現憂鬱表現。

一個原因在於一頓早餐可以作為一天熱量的開始,它提供轉化為葡萄糖的原料,這是身體能量的重要來源;另外還協助讓身體得到例如血清素,這些調節情緒的荷爾蒙。那麼對於一份快樂的早餐,到底有哪些建議呢?

1. 規律飲食 ✅

如果您的血糖下降,您可能會感到疲倦、沮喪和易怒。所以能夠按你身體的活動需求而定期飲食,將有助於保持血糖水平穩定。早餐 Breakfast 在字面為 Break「打破」 經歷一晚的 Fast「 禁食」,讓你重新有能量去應付新一天開始的生活。

(閱讀全文…)

【InnerTreat 癒見自己】身心靈健康互動展覽

疫情超過兩年,在忙於應對生活變化的各種挑戰之後,有多久沒有好好照顧自己? Self-Care 照顧自己、愛惜自己,是個人、家庭和社區,或在健康服務工作者的支持下,我們都有可以保持和促進自身健康、預防及應對疾病的能力。你和我都是在促進身心健康等領域的積極參與者;

在今年暑期,實習計劃當中的學生,與家家輔友籌備的 「Inner Treat 癒見自己」身心靈健康互動展覽,從 Self-care 的出發,以「日與夜的自我照顧」為主題,展示一系列家居日常的自我照顧方式,讓參觀者可以在生活中實踐,一起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今次展覽的設計者分別從 「日」 與 「夜」 出發,用作品同大家分享自我療癒在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呈獻溫暖波希米亞家居風格,體驗早晨與夜間儀式 (Day and Night Routines)帶來的幸福療癒。設計了五大互動遊戲展覽,讓參加學會關懷自己的身心健康。包括:

1) 化身食物科學家,了解早餐營養知識;2) 走出外貌焦慮,找回自信內心;3) 入場獲專屬療癒花語守護卡;2) 情緒認知,建立良好情緒;4) 睡眠質素測試及好物推介;

(閱讀全文…)

【給媽媽的情緒課】面對情緒失控,在風暴前的自我急救法

今天是2020年的最後一天,卻是傳來一宗令人心酸的新聞。香港灣仔一位需要照顧三名年幼孩子的全職媽媽,在教導7歲長子功課時情緒失控,企圖勒死兒子不遂後自縊,被發現時已經腦幹死亡。

無論有多憤怒,都只是90秒的事

作為一位壓力山大的母親,生氣、憤怒、憫憎是常有的情緒。(不要批判你的情緒,認清情緒並告訴自己︰哦!原來我在生氣)。當負面情緒來襲時,身體會開始有不同反應,接著大腦啟動生理機制,而你就像是被引爆一般,感到「火都嚟」、「著晒控制唔到」。

不過,根據美國神經學家Jill Bolte Taylor指出︰由接收負面情緒訊息、傳遍身體、到消失,這只是需要90秒!而如果90秒後,你仍然意憤難平,原因就在於你心態停留在這些已過去的事情上。

90秒的C.I.A 救命計劃

各位父母,當你察覺憤怒機制將被開啟,你其實還有90秒的時間讓自己脫離「情緒風暴」,就好像即將要撞車了,你還可以趕快煞車一般。當然,這和煞車一樣是十分困難的。在這90秒時間,C.I.A絕對可以幫助到你渡過「爆發」的一刻。

C︰Cut 停止

停下來!就是現在!就像是電影導演喊「Cut」一般,什麼都不要做。你此時此刻最需要的是停頓,讓情緒機制更容易回復平衡。「Cut」讓你不再受困於眼前的事物,配合深呼吸,可以讓你的頭腦冷靜下來。

(閱讀全文…)

【精神健康系列|兒童的抑鬱症】

抑鬱症在香港這個步伐急促又壓力大的都市,對於成年人而言,可能並見怪不怪。甚至有人都曾經認識自己有抑鬱病又或者身邊的朋友,正在面對情緒病的問題。但兒童及青少年的情緒問題在社會上的關注度並不大,當中兒童抑鬱症的問題也大分嚴重。

兒童抑鬱症的病癥相對成人而言比較難發現,很多時候家長可能認為小朋友只是在鬧情緒或發脾氣,因此忽略了不少的症狀。當中小朋友食慾或體重的增加、睡眠的質素例如易攰或者失眠、緊張、對事物失去興趣、行動緩慢、難以集中或專注力下降、身體的不適、無故的情緒波動等等,其實都有可能係抑鬱症的症狀。

但很多時候,我們只會認為可能是小朋友唔想上學又或者「扭計」既手段。又或者會認為小朋友只係「未定性」、「唔乖」和「整古做怪」,並不察覺可能係情緒上的問題。

兒童抑鬱症的成因

當中抑鬱症的成因可分為遺傳、環境及生理因素。
如果你們曾經患上抑鬱症,就應該更加注意小朋友的情緒,因為家族遺傳因素都會增加下一代患上情緒病可能性。環境因素最常見的就是一些突發性的問題,可能係因為父母離異、生病、家庭的糾紛和壓力的問題。好多時候夫婦之間的爭吵等等,小朋友即使沒有作出即時反應,但有一定的程度會造成他們的壓力、又或者累積下來的不安穩的情緒,漸漸造成成情緒問題。最後,生理的因素通常是指青少年在青春期是荷爾蒙分泌的改變。

(閱讀全文…)

【心理學劇評#1 |《再見媽媽又再見》 媽媽,你到底為誰而活?】

金泰希新劇「再見媽媽又再見」韓國女神金泰希復出接拍劇集「再見媽媽又再見」。故事講述金泰希飾演的車瑜理在32歲時即將臨盆前數天遇上車禍死去,卻一直不捨得女兒,時刻陪伴在側,當上了鬼媽媽。直至她發現女兒瞜旴能看到鬼後,痛心地大罵神。於是神讓她復活,在陽間接受49天最後審判。如果瑜理能夠在49天內找回她原本的身份,才能真正復活。

復活後的鬼媽媽 都去幹些什麼呢?

復活後的瑜理,一心只是希望趕走女兒身邊的所有鬼,那麼女兒瞜旴不再看到鬼,就不用成為通靈女巫,然後就投胎轉世,壓根兒沒有想過恢復自己的身份,重新做人活下去。

“我是已死之人,對人世沒有留戀。這裡已經沒有我的位置,我只是想瞜旴不再看到鬼。”

車瑜理

在這49天,瑜理一邊幫女兒趕走野鬼,一邊幫助5歲小男孩超渡、答應昇弼已死的父母幫兒子做飯、趕走家裡的地縛靈、給自己母親偷偷買保健品等……,怎料女兒還是能看到鬼,什至有驅魔師來抓她,瑜理又在左右奔波保護守護女兒。不知不覺中,她已剩下幾天時間就要投胎了。

面對老公、好友、家人,瑜理都是避之則吉,也沒有好好坦誠自己復活後會再次離去,劇情都是擠牙膏式地、被動式地讓瑜理身邊的人知道她即將再次離開的消息。女巫薇洞家也不停提醒瑜理只剩幾天就投胎了,應該好好想想自己,有沒有想做的事才升天,別只顧著別人的事情。好友賢情是最早知道瑜理只復活49天的人,為此苦惱不已。在第14集,賢情就決定帶瑜理好好地玩,享受瑜理復活最後的時光。瑜理也因此展現久未出現的歡顏。

面臨再次死亡之際 才發現最想為自己活一次

瑜理的第一次人生在無聲悄然間完結,喻意著世間沒有永遠的必然,幸福總是在瞬間流逝,那時候她還不是媽媽。瑜理的第二段人生是為女兒而活,當上了鬼媽媽,令女兒看到了鬼,瑜理自責不已。上天讓她復活,條件是讓她找回自己原本的身份,她拒絕了,49天都只為別人而活。可是,女兒並沒有因此而改變。這裡暗示了瑜理用錯了方法去守護自己的女兒。瑜理呀!上天不是要你這樣去守護自己的女兒呢! (閱讀全文…)

【姑娘,我有PTSD嗎?】

近日,筆者收到最多個案查詢,一定離不開PTSD (壓力後創傷後遺症)這個關鍵字。為什麼不是抑鬱症、驚恐症、焦慮症,偏偏是PTSD呢,相信跟「創傷」二字脫不了關係。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創傷,從白色恐佈到血色恐佈,一幕幕的衝擊腦海的映像,令人猶有餘悸。

受傷的案主也漸漸「浮」上來了,紛紛拿著PTSD徵狀對照表來問筆者,「姑娘,我有PTSD嗎?」。筆者相信,按照在DSM-5(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大部份香港人還沒有到確診PTSD的狀態。筆者亦不喜歡以是否確診來判斷一個人的情況。首先,徵狀對照表是用來提醒自己的心理健康是否響起警號。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