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多一點「童」理心︰如何建立「碰不碎」的家庭友善社會?

最近一名5歲幼兒意外撞跌大型藝術展品賠償事件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家長指出當時留意到兒子僵硬的表情及聽到店員指兒子踢跌,便即時賠償三萬多元。後來對賠償金額感到不合理及感到心理壓力,因此在網上分享個人經歷。有言論批評家長管教不善、其他家長亦會擔心孩子的行為,日後會保持謹慎;亦有言論指出店方應分擔責任,例如確保展品安全及清晰指示。事件最終以店方退回賠償金額及雙方協議平息,當中小朋友的成長發展、家長的心理和社會氛圍值得關注。

小朋友的成長發展

首先,幼兒持好奇心和活力是正常的成長需要,事件中幼兒在展館探索不同事物後意外撞跌物件只屬個別事件,家長可保持平常心理解此階段的孩子發展需要。根據艾力遜(Erik 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5歲幼兒處於進取與罪咎(initiative vs. guilt)的階段,即是孩子會提升體能和智力,在此階段他們會增加活力、有較大的想像力及好奇心,並會有「進取」的引發力,他會開始留意到自我的存在,行動會有方向和開始有責任感。相反,若孩子遇到發展障礙如父母錯誤判斷或指責會引致幼兒罪疚感,他們會畏懼退縮,缺少自我價值感。因此,家長可尊重孩子的正向特質,讓孩子保持好奇心和活力,以用正面方式如欣賞和接納的方式向孩子解釋事情因果,讓孩子能健康成長。

家長的心理

其次,從家長直接賠償和懷疑自己管教不善可見家長自責的心理。在事件中,家長並沒有犯錯,孩子的行為亦並非與家長負上所有責任。可是,家長以即時賠償承認了自己的過失,家長的壓力和習慣的思想模式值得反思。根據「個人化」思想陷阱,家長兼顧家庭各種事務和子女管教時,往往把責任歸咎於自己身上,並認為是自己的錯。當子女的行為直接與家長掛鉤,家長可能會習慣把責任歸咎於自己身上,甚至會因為承認不必要的錯誤,對子女造成影響。有見及此,家長可留意個人是否存自責的習慣,反思日常生活不同事件是否一定與自己有關、其他人是否會影響事情的結果和分擔責任,以減輕壓力和平衡家長與個人的角色。

社會氛圍

最後,從社會輿論批評家長管教不善可見社會對小朋友和家庭的包容度不足,當中幼兒成長時期的正向品格被視為責罰,家長亦面對「唔識教」的自責心理會影響家庭關係和發展。過多負面的批評除了會增加照顧者的心理壓力外,亦會影響兒童的心理發展。這一點可以從事情始發酵時,有一部份網民以「家長有責任」、「公仔真係爛咗」、「唔明白點解係店家錯」的意見可以看出。其實,養育孩子雖然是父母之責,但培育下一代需要的是不同的社會持分者應分擔家庭的責任,鄰里之間亦可以提供關心和建議以支援家長的心理壓力。政府亦應該增加對兒童和家庭友善的設施與社會風氣,使家庭的價值不致「碰碎」。

(閱讀全文…)

【國際不打小孩日2021主題文章】如何才能教出「唔激心」的小孩?

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1998年起源於美國,香港暫時未有官方呼應運動,但鄰國台灣早於2006年已經宣傳運動了。本運動之核心精神就是︰
「邀請你試試看,不要打小孩,至少在這一天不要打,也許你會發現,將來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
香港頻生家暴新聞,兒童作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倖存者或目擊者,都有著極大程度的心靈受損。家家輔友已是第2年響應國際不打小孩日,今年的主題文章為【如何才能教出「唔激心」的小孩?】,希望能夠找到方法讓孩子成為小天使,減少家長理智斷線的機會。

(閱讀全文…)

【給媽媽的情緒課】面對情緒失控,在風暴前的自我急救法

今天是2020年的最後一天,卻是傳來一宗令人心酸的新聞。香港灣仔一位需要照顧三名年幼孩子的全職媽媽,在教導7歲長子功課時情緒失控,企圖勒死兒子不遂後自縊,被發現時已經腦幹死亡。

無論有多憤怒,都只是90秒的事

作為一位壓力山大的母親,生氣、憤怒、憫憎是常有的情緒。(不要批判你的情緒,認清情緒並告訴自己︰哦!原來我在生氣)。當負面情緒來襲時,身體會開始有不同反應,接著大腦啟動生理機制,而你就像是被引爆一般,感到「火都嚟」、「著晒控制唔到」。

不過,根據美國神經學家Jill Bolte Taylor指出︰由接收負面情緒訊息、傳遍身體、到消失,這只是需要90秒!而如果90秒後,你仍然意憤難平,原因就在於你心態停留在這些已過去的事情上。

90秒的C.I.A 救命計劃

各位父母,當你察覺憤怒機制將被開啟,你其實還有90秒的時間讓自己脫離「情緒風暴」,就好像即將要撞車了,你還可以趕快煞車一般。當然,這和煞車一樣是十分困難的。在這90秒時間,C.I.A絕對可以幫助到你渡過「爆發」的一刻。

C︰Cut 停止

停下來!就是現在!就像是電影導演喊「Cut」一般,什麼都不要做。你此時此刻最需要的是停頓,讓情緒機制更容易回復平衡。「Cut」讓你不再受困於眼前的事物,配合深呼吸,可以讓你的頭腦冷靜下來。

(閱讀全文…)

【與00後實習生的「家」常對話】

真實到令父母難以面對 新生代心底話

公司來了一位「00後」的實習生,在工作以外,都不時閒話家常。

當然少不了談及家庭這個話題。在對話當中,實習同學講得最多就是 催谷沒有自由被安排好所有事情、長大後感到 迷失沒有想法

作為父母,你由孩子2歲開始月月千金一擲,上不同訓練班。

聽到孩子長大後感到 迷惘,應是在你預料之外吧!

(閱讀全文…)

【心理學劇評#3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 童年負面經驗 窒礙我們的成長、一齊來認識原生家庭的代代傷傳】

最近 Netfilx 熱播的劇集一定不少得由男神金秀賢與知性美女徐睿知主演的《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劇情表面是高度發糖、粉紅泡泡爆屏,男女主角有如行走的畫報,但是背後卻是滿滿的心理學現象,值得我們慢慢分析細味。當中,最主要的思想就是「童年」的「情感缺失」,帶出原生家庭對人們成長的傷痛,是如何深遠的影響一個人。

(閱讀全文…)

【採訪報導 | 清官不審家庭事?心理輔導員為家暴把脈】

清官不審家庭事?心理輔導員為家暴把脈。乍看社署及警方提供有關家暴案件的數字,家暴問題似乎並不嚴重。不少人會說香港是女權當道的城市,比起日本和韓國,女性在社會的地位相對較高,成為家暴受害者的機率自然相對低。然而,數字能反映到現實嗎?

感謝 01深度 香港01 的採訪,令公眾更加深入明白家庭暴力在社會的現況及有關制度的不足。

網站原文︰【家暴】受虐想分居竟要「鬥慘」 為何總要出事才事後彌補?

同時,家家輔友希望透過呢篇報導,讓家長、社會及各個界別了解輔導員的功能,我們的工作正正填補制度的不足,同時體現緊社會創新的元素。所以,有負想放?Whatsapp我地啦﹗

(閱讀全文…)

【游走體制內與外|關於家庭暴力,一位心理輔導員的觀察與剖白】

DV

猶記得數年前,人生第一次實習,接到的第一個個案就是家庭暴力的案主。課堂上教的什麼reflection of feelings、clarification 等等都未派上用場,最先學會的就是進入輔導室前要帶備一盒紙巾。無錯,面前的那個她只會哭得梨花帶雨。比起理論,紙巾更加能夠幫助我與案主建立關係。

作為一位心理輔導員,而非社工,我不牽涉在社會福利制度之內。比起警察、司法機構、律師、學校及社工,我像一個可有可無的持份者。只有案主求助,我才會有機會了解他的內心世界,也不能不了解香港發生家暴後的司法程序。正正如此,這幾年來也觀察著我城之中,平淡、現實又無奈的家庭面貌。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