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兩萬蚊就肯生?生育低迷不單是錢銀。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25日)在《施政報告》宣布,為新生嬰兒的家庭派發兩萬元作為資助。雖然這可以減輕家庭的短期財政負擔,但長遠仍難解決本港生育率低迷的趨勢。歸根究底,少子化的現象除了是傳統價值觀改變,也涉及社會怎樣提供友善措施,助家庭減輕負擔。

生育是個人也是社會之事

據統計處資料,香港的生育水平在過去30年呈下跌趨勢,總和生育率從1991年的每千名女性有1,281名嬰兒,漸漸下降至2003年的901名。雖然比率其後因「雙非兒童」回升至2012年的1,285名,但「零雙非政策」後又回落至2019年的1,064名,然後再跌至2021年的772名。儘管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不少人延後生育,但整段統計期間的總和生育率持續低於2,100的更替水平。

雖然生育是個人決定,但同時亦與社會因素互相拉扯。為家族承傳的傳統觀念對部分人來說已非人生必須的體驗或任務,同時社會保障網日漸完善,亦逐漸取代養兒防老的功能,故此生育的決定不論在觀念和功能亦今非昔比。

社會的因素同時亦添加不少生育的障礙。本港生活成本高昂,樓價尤甚,年青人有時並非沒意願,而是沒能力組織家庭,即使幸運的話,畢業後亦需要數年時間賺取首期買下磚瓦,才能有個安穩的環境構想未來,這變相亦延後生育的決定。再者,現時社會競爭風氣愈見激烈,家長培養孩童的心力和成本大增,才能確保孩子不會輸在起跑綫,這變相亦削弱部分人的生育意願。

家庭友善政策是關鍵

誠然政府派發兩萬元,可以減輕短期的育兒財政負擔,惟家庭友善政策才是實質幫助家庭平衡工作和育兒的舉措。本港相關的福利法規遠落後於不少已發展經濟體,如男士仕產假到2019年才生效,而且僅得五天;女性產假亦僅得14個星期,僱員難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和照顧初生子女。

(閱讀全文…)

Back-to-School 如何留意孩子開學後的心理健康

隨著新學期在九月開課,中秋節的小休後,學生們又繼續返學了。

縱使香港在防疫措施方面,相比外國的恢復正常(Back-to-normal)的方向,我們對於返校安排的變化仍是打醒精神,但有一些建議是我們也值得參考的。根據美國公共廣播電台的報導,美國心理學會的轉載,心理學家們留意到對於一些孩子來說,要定期回到課室仍會感到焦慮,有些學生仍在努力應對過去兩年發生的一切。

無疑 COVID19 對學習造成了廣泛的干擾,但今日在復元的路上最大擔憂之一,是對於在所有學生身上,這一切如何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大量青少年反映持續感到悲傷或絕望,美國總統拜登在2022年3月的任內首份國情咨文(美國的總統年度國會演講,有如香港的特首每年的立法會施政報告演辭)提到處理心理健康問題,特別是提供孩子們的生活和教育。

對於擔心學生如何應對新學年的家長,有心理健康專家表示,以下五項建議可以幫助家長們監測孩子的心理健康:

(閱讀全文…)

家多一點「童」理心︰如何建立「碰不碎」的家庭友善社會?

最近一名5歲幼兒意外撞跌大型藝術展品賠償事件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家長指出當時留意到兒子僵硬的表情及聽到店員指兒子踢跌,便即時賠償三萬多元。後來對賠償金額感到不合理及感到心理壓力,因此在網上分享個人經歷。有言論批評家長管教不善、其他家長亦會擔心孩子的行為,日後會保持謹慎;亦有言論指出店方應分擔責任,例如確保展品安全及清晰指示。事件最終以店方退回賠償金額及雙方協議平息,當中小朋友的成長發展、家長的心理和社會氛圍值得關注。

小朋友的成長發展

首先,幼兒持好奇心和活力是正常的成長需要,事件中幼兒在展館探索不同事物後意外撞跌物件只屬個別事件,家長可保持平常心理解此階段的孩子發展需要。根據艾力遜(Erik 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5歲幼兒處於進取與罪咎(initiative vs. guilt)的階段,即是孩子會提升體能和智力,在此階段他們會增加活力、有較大的想像力及好奇心,並會有「進取」的引發力,他會開始留意到自我的存在,行動會有方向和開始有責任感。相反,若孩子遇到發展障礙如父母錯誤判斷或指責會引致幼兒罪疚感,他們會畏懼退縮,缺少自我價值感。因此,家長可尊重孩子的正向特質,讓孩子保持好奇心和活力,以用正面方式如欣賞和接納的方式向孩子解釋事情因果,讓孩子能健康成長。

家長的心理

其次,從家長直接賠償和懷疑自己管教不善可見家長自責的心理。在事件中,家長並沒有犯錯,孩子的行為亦並非與家長負上所有責任。可是,家長以即時賠償承認了自己的過失,家長的壓力和習慣的思想模式值得反思。根據「個人化」思想陷阱,家長兼顧家庭各種事務和子女管教時,往往把責任歸咎於自己身上,並認為是自己的錯。當子女的行為直接與家長掛鉤,家長可能會習慣把責任歸咎於自己身上,甚至會因為承認不必要的錯誤,對子女造成影響。有見及此,家長可留意個人是否存自責的習慣,反思日常生活不同事件是否一定與自己有關、其他人是否會影響事情的結果和分擔責任,以減輕壓力和平衡家長與個人的角色。

社會氛圍

最後,從社會輿論批評家長管教不善可見社會對小朋友和家庭的包容度不足,當中幼兒成長時期的正向品格被視為責罰,家長亦面對「唔識教」的自責心理會影響家庭關係和發展。過多負面的批評除了會增加照顧者的心理壓力外,亦會影響兒童的心理發展。這一點可以從事情始發酵時,有一部份網民以「家長有責任」、「公仔真係爛咗」、「唔明白點解係店家錯」的意見可以看出。其實,養育孩子雖然是父母之責,但培育下一代需要的是不同的社會持分者應分擔家庭的責任,鄰里之間亦可以提供關心和建議以支援家長的心理壓力。政府亦應該增加對兒童和家庭友善的設施與社會風氣,使家庭的價值不致「碰碎」。

(閱讀全文…)

「童夢同行」品格技能社區教育計劃 畢業典禮 暨 活動回顧(09/2021)

回顧這個暑假期間的活動記錄,感謝所有人的支持,能夠讓家家輔友「童夢同行」品格技能社區教育計劃的共計25場活動順利完成。讓我們在荃灣以及屯門;無論青年、小朋友、還是家長都能夠參與其中,不同角色的廣泛參與正正體現我們對推動正向的 Me – We – Community 的寄望。

從當初的構想,到實際推行的時候,實有賴參與其中的所有導師、同工、實習同學的一起努力。大家可以到 Facebook / Instagram 早前的更新了解更多實習同學在暑假期間的參與,以及同學們的相關成果亦將會陸續推出。

在製作畢業冊的時候看到更多的活動相片,再細閱青年公民的感想和回饋,發覺一眾導師和參加者在一起時自己的力量和做到的事,比我所想像的要多得更多。當中不只是有單向的教導,而是他們在一起的討論和構思,共同去發掘新的答案和方法;才是令夢想實踐和彼此的體驗,能到更進一步的超越。

所以,今次畢業典禮特別由是次 項目總監Kary,主持一場由小朋友與青年上台的座談分享。亦邀請作為青年公民的 Rachel 為大家作出活動的結語。

最後,家家輔友為整個活動的想法和寄望,就由我們創辦人在開幕致辭中:

(閱讀全文…)

【國際不打小孩日2021主題文章】如何才能教出「唔激心」的小孩?

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1998年起源於美國,香港暫時未有官方呼應運動,但鄰國台灣早於2006年已經宣傳運動了。本運動之核心精神就是︰
「邀請你試試看,不要打小孩,至少在這一天不要打,也許你會發現,將來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
香港頻生家暴新聞,兒童作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倖存者或目擊者,都有著極大程度的心靈受損。家家輔友已是第2年響應國際不打小孩日,今年的主題文章為【如何才能教出「唔激心」的小孩?】,希望能夠找到方法讓孩子成為小天使,減少家長理智斷線的機會。

(閱讀全文…)

不確定的意見。無法自主的人生?

出街站,是直接讓我們了解人的方法。上星期日,家家輔友快閃落區到屯門市中心,以「疫情下,你培養了什麼正向品格」為主題,希望路人表達意見。今次特別希望邀請高小及初中的青年人寫寫畫畫。發現他們比起 6,7歲的小孩子更加靦覥,他們大多抱著不肯定的神情、瞇瞇眼睛看版上其他人的答案,或是看著父母首肯才敢把「意見」寫下。

最深刻的,莫過於一位 13、14歲的小伙子,在猶疑不決良久後,明明寫上了自己內心的想法,卻在看到版上其他滿滿的字句,就急急劃去自己的文字,寫上與別人一樣的「答案」。

這令我們這群「姨姨」、「叔叔」頓時呆了一呆,思考是什麼原因讓這一群人對自己沒有自信?

(閱讀全文…)

【與00後實習生的「家」常對話】

真實到令父母難以面對 新生代心底話

公司來了一位「00後」的實習生,在工作以外,都不時閒話家常。

當然少不了談及家庭這個話題。在對話當中,實習同學講得最多就是 催谷沒有自由被安排好所有事情、長大後感到 迷失沒有想法

作為父母,你由孩子2歲開始月月千金一擲,上不同訓練班。

聽到孩子長大後感到 迷惘,應是在你預料之外吧!

(閱讀全文…)

【精神健康系列|兒童的抑鬱症】

抑鬱症在香港這個步伐急促又壓力大的都市,對於成年人而言,可能並見怪不怪。甚至有人都曾經認識自己有抑鬱病又或者身邊的朋友,正在面對情緒病的問題。但兒童及青少年的情緒問題在社會上的關注度並不大,當中兒童抑鬱症的問題也大分嚴重。

兒童抑鬱症的病癥相對成人而言比較難發現,很多時候家長可能認為小朋友只是在鬧情緒或發脾氣,因此忽略了不少的症狀。當中小朋友食慾或體重的增加、睡眠的質素例如易攰或者失眠、緊張、對事物失去興趣、行動緩慢、難以集中或專注力下降、身體的不適、無故的情緒波動等等,其實都有可能係抑鬱症的症狀。

但很多時候,我們只會認為可能是小朋友唔想上學又或者「扭計」既手段。又或者會認為小朋友只係「未定性」、「唔乖」和「整古做怪」,並不察覺可能係情緒上的問題。

兒童抑鬱症的成因

當中抑鬱症的成因可分為遺傳、環境及生理因素。
如果你們曾經患上抑鬱症,就應該更加注意小朋友的情緒,因為家族遺傳因素都會增加下一代患上情緒病可能性。環境因素最常見的就是一些突發性的問題,可能係因為父母離異、生病、家庭的糾紛和壓力的問題。好多時候夫婦之間的爭吵等等,小朋友即使沒有作出即時反應,但有一定的程度會造成他們的壓力、又或者累積下來的不安穩的情緒,漸漸造成成情緒問題。最後,生理的因素通常是指青少年在青春期是荷爾蒙分泌的改變。

(閱讀全文…)

【「媽媽辛苦了﹗」疫情下的母親節 是什麼把母親的壓力推到極致?】

各位媽媽辛苦了幾個月,隨著限聚令的放寬,各位媽咪終於可以中場休息,開開心心共聚天倫之樂。

抗疫時間來到了分水嶺,成功跨過的話,我們大概可以回復以往笑臉,不用為撲口罩而緊張。筆者相信在疾病生死的這段時期,每個人都有不同方面的領悟。作為一位家庭輔導員,在疫情中最多的思考就是停課的孩子與繼續上班的父母們之間的矛盾,以及網絡大軍對這些現象的種種評價,如何令香港母親(特別是雙職媽媽) 的壓力累積至頂點。

疫情下香港母親的壓力

回顧從一月起,香港的母親們的「抗疫之路」,就從搶口罩起。及至新年假期後,教育局宣佈停課及「網上教學後」,香港母親們開始母兼師職。由於疫情在新年假期後開始爆發,起初大部分老闆都延長新年假期,或準許員工在家工作,但隨著老闆們的「租金成本」問題,二月尾三月頭已經著令大部分員工回辦公室上班。對雙職家長來說惡夢就來了:一邊朝九晚六的上班,下班要日常家務事及清潔,深夜母兼師職指導功課。隨著疫情越趨嚴重及限聚令的實施,加上復課無期,孩子被逼困在家中,家長需要花上更多時間照料,引發更多家庭衝突及情緒問題。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