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兩萬蚊就肯生?生育低迷不單是錢銀。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25日)在《施政報告》宣布,為新生嬰兒的家庭派發兩萬元作為資助。雖然這可以減輕家庭的短期財政負擔,但長遠仍難解決本港生育率低迷的趨勢。歸根究底,少子化的現象除了是傳統價值觀改變,也涉及社會怎樣提供友善措施,助家庭減輕負擔。

生育是個人也是社會之事

據統計處資料,香港的生育水平在過去30年呈下跌趨勢,總和生育率從1991年的每千名女性有1,281名嬰兒,漸漸下降至2003年的901名。雖然比率其後因「雙非兒童」回升至2012年的1,285名,但「零雙非政策」後又回落至2019年的1,064名,然後再跌至2021年的772名。儘管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不少人延後生育,但整段統計期間的總和生育率持續低於2,100的更替水平。

雖然生育是個人決定,但同時亦與社會因素互相拉扯。為家族承傳的傳統觀念對部分人來說已非人生必須的體驗或任務,同時社會保障網日漸完善,亦逐漸取代養兒防老的功能,故此生育的決定不論在觀念和功能亦今非昔比。

社會的因素同時亦添加不少生育的障礙。本港生活成本高昂,樓價尤甚,年青人有時並非沒意願,而是沒能力組織家庭,即使幸運的話,畢業後亦需要數年時間賺取首期買下磚瓦,才能有個安穩的環境構想未來,這變相亦延後生育的決定。再者,現時社會競爭風氣愈見激烈,家長培養孩童的心力和成本大增,才能確保孩子不會輸在起跑綫,這變相亦削弱部分人的生育意願。

家庭友善政策是關鍵

誠然政府派發兩萬元,可以減輕短期的育兒財政負擔,惟家庭友善政策才是實質幫助家庭平衡工作和育兒的舉措。本港相關的福利法規遠落後於不少已發展經濟體,如男士仕產假到2019年才生效,而且僅得五天;女性產假亦僅得14個星期,僱員難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和照顧初生子女。

(閱讀全文…)

【I know how I feel】打開內心既大門 搵到情緒嘅出口

「日日返黎都係我一個人睇住對仔女,
同個大既溫得書黎,又要照顧個細既,
點解無人會體諒下我既辛苦同攰,
我想要人真係明白我同體貼下jei」

「我都日日咁捱但真係一句怨言都無,
返黎都係想大家係屋企開開心心咁生活同成長,
但我做過gei野次次都唔滿意,我都好氣餒ga」

某位老朋友

每日在家庭、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大小事項,可能是一餐美食的快樂,或者不如意表現的擔心。從事件的發生,到我們的認知去了解和詮釋它,讓我們有種種的情緒,或喜,或憂。亦好像電影《反轉腦朋友》中總合了五位腦友角色,可以再分為:阿樂(Joy)、阿愁(Sadness)、阿燥(Anger)、阿憎(Disgust)和阿驚(Fear)。有時更多複雜的情緒,好像這樣很難講清楚,如果要形容得更貼切的話,我地就要認識更多的情緒字詞。這不單是語文,也是文字幫助我們如何認識這個狀態。

具有情緒健康的人能夠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情緒與愛心,同時也能以冷靜、理性和客觀的態度去處理困難與挫折。此外,也能充滿信心地面對挑戰及逆境,若有情緒不穩定時,也會懂得尋求協助。當不開心的感受影響到生活時,嘗試讓別人知道,使感受得到釋放 ,而且可能得到別人的意見及開解。

建議當自己情緒有變化時,嘗試傾聽自己的感覺,明確地形容給自己聽。還可與人分享、表達自己的感受,包括正面和面負面情緒。

(閱讀全文…)

【I choose how I say】善用內心的自我對話,開啟生活的每一天

「我昨天是不是表現得很差呢?其實我希望那樣那樣做的」、
「我這個外表既不像別人俊朗,加上人家談笑風生般才會受人接納吧。」
「一會兒的面試,我一定很難通過吧!」,
「我現在會這樣這樣做,這樣做到的,去做吧。」

原來我們除了和別人的對話以外,有沒有過留意可能有更多聽不到的,在我們腦海中的內心聲音,每天與我們自我對話?

與內心的聲音來一場對話?

這些自我對話其實都是我們思考和意識的一部份,你可能已經能夠留意到它,但它也可以像自動化的思考一般自然直接。這份內在的聲音可以幫助我們。好像運動場上,透過激勵性的自我對話,可以鼓勵我們加把勁去克服困難、超越極限。指導性的自我對話,也可以日常生活中幫助我們回應當下狀況,短暫的記住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也有能夠讓我們反省過去,對目標達成度進行評估,提醒我們關注目標。預演未來,遇到任務時進行推演和練習,幫助我們做出正確選擇。而內心透過說話式的陳述,把生活故事化,亦是建構著我們的自我認同。

而我們的自我對話並非總是一致的,隨著每個人的不同成長經歷、習慣而發展,有著不同的特質。小時候我們可能從家庭、學校,對我們的說話之中,有意無意地吸收了很多對自我的觀念。這些可以是一直幫助你面對那時候的處境、無論是應對或接納、甚至幫助你成長。但無意之中,它也可以令你讓你帶來消極的作用。

首先,如果能夠在日常中留意自己、了解到底內心會經常說著怎樣的話。認識這些自我對話的不同形式和影響,例如我們接下來會提及的積極 (Positive) 、消極 (Negative) 的聲音,或者之後我們會提到,具備自我慈心 (Self-Compassionate) 的聲音等等;然後我們可以作出選擇,選擇怎樣與你內心的聲音對話;並且嘗試作出行動,向你所想的方向而改變。

(閱讀全文…)

【I am what I am】除下口罩時,如何告別容貌焦慮與接納自己

疫情令口罩成為大家外出必備之物,從早期開始要為「戴口罩後一直長痘痘」的口罩肌而擔心。然後,慢慢學會挑選舒適透氣、合適自己的質材、保持清潔衛生、勤換口罩;到現在,逐漸有更多機會脫下口罩。但原來,有些時候,這反而可能會令人感到擔心,因為對展露自己的外貌而不習慣。

對於我們自身的身體形象(Body Image),甚或對於外表的容貌焦慮 (Apperance Anxiety),在近年 Web2.0 的社交媒體普及年代,人人都是網上瀏覽及發佈資訊的一員,除非深入了解的朋友,否則一般透過社交媒體只會看到許多由別人選擇發佈、最好的那一面。加上修圖軟件的便利,我們看到更多的「俊男」、「美女」,自己亦都可能更習慣去仔細挑選過、修改過,至最滿意,才發佈自己的樣子。

而 COVID-19 在這兩、三年間,令人們在現實的社交中,一直在口罩的保護之下。脫下口罩的面對面相處,反而對過去幾年正值成長、體驗社交的兒童和少年,變成是需要適應的轉變。同時,疫情造成更多實體生活中的隔閡,令社交媒體上的形象,成了我們所接收和表現的外表。 如果用 Influencer 的形象,和自己上堂開會 Zoom上的形象作比較的話,又是否一種不必要、過份理想化的要求?而對自己做成壓力呢?

(閱讀全文…)

【We are what we eat】一日之計在於食

“We are what we eat”,飲食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相信大家都理解的;但我們的心情呢?原來都可以與飲食相關。如果平白無事拖著肌腸轆轆的疲憊身軀,又怎會有愉快心情呢?怎樣吃,吃什麼,食物的味道、賣相、印象、文化,至個人的記憶,對有與飲食怎樣影響我們調整心情有關。

但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的飲食法,有時讓人在吃與不吃什麼都會困惑,但我們仍可以留意一些主流的研究。如果你是習慣性跳過早餐,留意普遍的研究還是認為這是與健康風險相關的。在心理方面,針對青年人所做的研究中,不吃早餐,與憂鬱、寂寞感、睡眠問題等的「比值比」,都較有早餐習慣的人顯著地更高。 另外,有研究發現青年跳過早餐與焦慮方面的關係也同樣顯著。而無論成人、青年,都顯著更多出現憂鬱表現。

一個原因在於一頓早餐可以作為一天熱量的開始,它提供轉化為葡萄糖的原料,這是身體能量的重要來源;另外還協助讓身體得到例如血清素,這些調節情緒的荷爾蒙。那麼對於一份快樂的早餐,到底有哪些建議呢?

1. 規律飲食 ✅

如果您的血糖下降,您可能會感到疲倦、沮喪和易怒。所以能夠按你身體的活動需求而定期飲食,將有助於保持血糖水平穩定。早餐 Breakfast 在字面為 Break「打破」 經歷一晚的 Fast「 禁食」,讓你重新有能量去應付新一天開始的生活。

(閱讀全文…)

【InnerTreat 癒見自己】身心靈健康互動展覽

疫情超過兩年,在忙於應對生活變化的各種挑戰之後,有多久沒有好好照顧自己? Self-Care 照顧自己、愛惜自己,是個人、家庭和社區,或在健康服務工作者的支持下,我們都有可以保持和促進自身健康、預防及應對疾病的能力。你和我都是在促進身心健康等領域的積極參與者;

在今年暑期,實習計劃當中的學生,與家家輔友籌備的 「Inner Treat 癒見自己」身心靈健康互動展覽,從 Self-care 的出發,以「日與夜的自我照顧」為主題,展示一系列家居日常的自我照顧方式,讓參觀者可以在生活中實踐,一起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今次展覽的設計者分別從 「日」 與 「夜」 出發,用作品同大家分享自我療癒在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呈獻溫暖波希米亞家居風格,體驗早晨與夜間儀式 (Day and Night Routines)帶來的幸福療癒。設計了五大互動遊戲展覽,讓參加學會關懷自己的身心健康。包括:

1) 化身食物科學家,了解早餐營養知識;2) 走出外貌焦慮,找回自信內心;3) 入場獲專屬療癒花語守護卡;2) 情緒認知,建立良好情緒;4) 睡眠質素測試及好物推介;

(閱讀全文…)

Back-to-School 如何留意孩子開學後的心理健康

隨著新學期在九月開課,中秋節的小休後,學生們又繼續返學了。

縱使香港在防疫措施方面,相比外國的恢復正常(Back-to-normal)的方向,我們對於返校安排的變化仍是打醒精神,但有一些建議是我們也值得參考的。根據美國公共廣播電台的報導,美國心理學會的轉載,心理學家們留意到對於一些孩子來說,要定期回到課室仍會感到焦慮,有些學生仍在努力應對過去兩年發生的一切。

無疑 COVID19 對學習造成了廣泛的干擾,但今日在復元的路上最大擔憂之一,是對於在所有學生身上,這一切如何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大量青少年反映持續感到悲傷或絕望,美國總統拜登在2022年3月的任內首份國情咨文(美國的總統年度國會演講,有如香港的特首每年的立法會施政報告演辭)提到處理心理健康問題,特別是提供孩子們的生活和教育。

對於擔心學生如何應對新學年的家長,有心理健康專家表示,以下五項建議可以幫助家長們監測孩子的心理健康:

(閱讀全文…)

【國際家庭日2022】「家庭與城市化」兒童友善社區報告

5月15日是聯合國「國際家庭日」,為提高國際社會對「家庭重要性」的認識,促進家庭幸福、進步,家庭成員和睦相處,我們於2022年5月在屯門區舉行了一連兩日的「兒童友善社區」選舉,收集區內居民對「兒童友善社區」設施的意見。

是次選舉以街訪形式訪問屯門區的居民。我們把設施分成四大類別:環境保護、娛樂及遊憩、基礎建設、區內連結,問卷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理想中的「兒童友善社區」設施所具備的元素或設施、認為最重要的元素類別,和挑選「兒童友善社區」設施時的考慮因素。

(閱讀全文…)

家多一點「童」理心︰如何建立「碰不碎」的家庭友善社會?

最近一名5歲幼兒意外撞跌大型藝術展品賠償事件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家長指出當時留意到兒子僵硬的表情及聽到店員指兒子踢跌,便即時賠償三萬多元。後來對賠償金額感到不合理及感到心理壓力,因此在網上分享個人經歷。有言論批評家長管教不善、其他家長亦會擔心孩子的行為,日後會保持謹慎;亦有言論指出店方應分擔責任,例如確保展品安全及清晰指示。事件最終以店方退回賠償金額及雙方協議平息,當中小朋友的成長發展、家長的心理和社會氛圍值得關注。

小朋友的成長發展

首先,幼兒持好奇心和活力是正常的成長需要,事件中幼兒在展館探索不同事物後意外撞跌物件只屬個別事件,家長可保持平常心理解此階段的孩子發展需要。根據艾力遜(Erik 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5歲幼兒處於進取與罪咎(initiative vs. guilt)的階段,即是孩子會提升體能和智力,在此階段他們會增加活力、有較大的想像力及好奇心,並會有「進取」的引發力,他會開始留意到自我的存在,行動會有方向和開始有責任感。相反,若孩子遇到發展障礙如父母錯誤判斷或指責會引致幼兒罪疚感,他們會畏懼退縮,缺少自我價值感。因此,家長可尊重孩子的正向特質,讓孩子保持好奇心和活力,以用正面方式如欣賞和接納的方式向孩子解釋事情因果,讓孩子能健康成長。

家長的心理

其次,從家長直接賠償和懷疑自己管教不善可見家長自責的心理。在事件中,家長並沒有犯錯,孩子的行為亦並非與家長負上所有責任。可是,家長以即時賠償承認了自己的過失,家長的壓力和習慣的思想模式值得反思。根據「個人化」思想陷阱,家長兼顧家庭各種事務和子女管教時,往往把責任歸咎於自己身上,並認為是自己的錯。當子女的行為直接與家長掛鉤,家長可能會習慣把責任歸咎於自己身上,甚至會因為承認不必要的錯誤,對子女造成影響。有見及此,家長可留意個人是否存自責的習慣,反思日常生活不同事件是否一定與自己有關、其他人是否會影響事情的結果和分擔責任,以減輕壓力和平衡家長與個人的角色。

社會氛圍

最後,從社會輿論批評家長管教不善可見社會對小朋友和家庭的包容度不足,當中幼兒成長時期的正向品格被視為責罰,家長亦面對「唔識教」的自責心理會影響家庭關係和發展。過多負面的批評除了會增加照顧者的心理壓力外,亦會影響兒童的心理發展。這一點可以從事情始發酵時,有一部份網民以「家長有責任」、「公仔真係爛咗」、「唔明白點解係店家錯」的意見可以看出。其實,養育孩子雖然是父母之責,但培育下一代需要的是不同的社會持分者應分擔家庭的責任,鄰里之間亦可以提供關心和建議以支援家長的心理壓力。政府亦應該增加對兒童和家庭友善的設施與社會風氣,使家庭的價值不致「碰碎」。

(閱讀全文…)

美德故事︰烏俄戰爭下的動物守護者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文章

最近睇住烏克蘭打仗嘅新聞真係令人好心痛,不過呢啲咁艱難嘅時候往往都會見到人性嘅光輝。正當戰火喺城內不斷蔓延,一個喺基輔附近開設動物收容所嘅意大利人就決定留守,繼續照顧入面近400隻動物。

佢接受訪問提到今次係佢第一次經歷戰爭,不過佢喺經營呢個收容所期間都有經歷其他艱難嘅時期,例如曾經有人為咗拎狩獵野生動物嘅獎金燒佢嘅收容所,佢呢份堅持真係唔容易同好值得我哋欣賞。

而呢位攝影師嘅行為亦都充分表現出幾個值得我哋學習嘅好品格,包括「#勇敢」、「#信念」同「#愛」。

唔知大家又有咩諗法呢?歡迎留言一齊討論吓!

(閱讀全文…)